康熙己卯科顺天乡试案对联

时间:2013-01-21来源: 作者: 点击:
康熙己卯科顺天乡试案对联
  
  该案发生在康熙三十八年(1699),是科正主考为翰林院修撰李蟠,他是康熙三十六年的状元,夺魁时年方三十岁;副主考为翰林院编修姜宸英,他是李蟠同榜的探花,中鼎甲时已年逾古稀。由于该科取中举人内有不少朝官子弟,因而激起落第者的愤怒。发榜之后,先是有人写揭贴加以抨击:“顺天大主考李蟠、姜宸英等灭绝天理,全昧人心,上不思特简之恩,下不念寒士之苦,白镪薰心,炎威炫目。中堂四五家尽列前茅,部院数十人悉居高第……”接着有好事者撰对联进行揭露,联云:
  老姜全无辣味;
  小李大有甜头。
  这副对联乍一看全是口语白话,风格俚俗,没用任何典故,然却对杖工稳,谐音双关,耐人寻味。上联巧妙地反用“姜是老的辣”这一俗语,且“姜”与“善”谐音(按今二字通用),意指姜宸英年纪老大,为人迂阔,自己虽未敢徇私舞弊,但对主考的行为亦不稍加劝阻,故云“全无辣味”。据载,姜宸英功名心重,性不食猪肉。朱彝尊调侃他道:“假如有人正在填写进士榜,煮了一大碗猪肉,说吃了它就用笔填上你的名字,那你吃不吃呢?”姜笑着说:“猪肉总不会像马肝一样有毒吧。”这位老先生的个性倒也可爱。据事后审查证明,姜宸英并无纳贿情节,纯系受牵连下狱。在对联中,他只能算是个陪斩的。下联指李蟠年轻胆大,性格粗豪(《清稗类钞》说他伟干虬髯,赳赳武夫),刚步人官场,就借主文之机大肆贿通关节,收取钱财,尝到了有权的“甜头”。此联妙在既暗含了两位主考的姓氏年龄,又揭示了各自的性格特征及其在本次闱场中的表现。
  尽管揭帖中用词夸饰,诋毁过当,但因与对联配合造成的舆论极大。康熙帝为了平息士子的怨气,还是对两位主要当事人进行了严厉处置。老姜锒铛入狱,小李被判充军。姜宸英本为江南名士,以古文名家,好不容易到老年才博得一第,且喜高中鼎甲,还曾受到康熙的夸赞。本来任命他担任顺天乡试副主考,是对他的赏识。可谁曾想却无辜遭受牵连,在狱中受到惊吓,还没等朝廷放他出来就病死囹圄,“老姜”这回可算是彻底没有“辣味”了。而另一位“小李”就更惨了。他本布衣出身,一介寒儒,十年寒窗苦读,一朝蟾宫折桂。然正当而立之年,春风得意之时,却因自己行为不谨,贪图阿睹物而自毁前程,最终落得谪戍关外的悲惨结局。“小李”为了一时的“甜头”,却吃尽了终身的苦头。


本文来源:唯美的句子_经典美文_爱情故事阅读_散文随笔_经典好文章推荐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hxxdsb.com/duiliandaquan/20130121/1221.html
转载申明:本站所有文章都是原创及网友分享,您在转载时注明文章来源及文章地址,就是对本站的的最大支持,唯美的句子_经典美文_爱情故事阅读_散文随笔_经典好文章推荐网站将一如既往的提供更好的内容,期待大家一起来分享,喜欢本站就来注册吧!

→我要投稿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分享到: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